陳委員冠廷:我必須強調,比方我們講以色列好了,他們不是不知道風險,他們不會把戰爭去敏感化,所以在每一個作用力的時候,就是當每次敵對勢力發動攻擊的時候,或者是佯裝發動攻擊的時候,他們都會有相應的動作,所以不是坐在這邊說我們不會發生任何事情,反正他們也不敢,他們是假設他們敢,而且他們真的會做。我還是建議,因為現在台灣不管是各個部門,包含內政部可能是在Google上面搜尋有建立清單,讓民眾知道最近的民防避難設施在哪裡,或者是有一些細胞簡訊讓民眾知道飛彈來了,大家要注意安全,但是我們可以協調統合所有資訊,類似像以色列的後方司令部一個叫作Home Front Command的應用程式一樣,結合這些能力以色列的Home Front Command app可以即時提供安全。警報、發布官方指示及行動建議,也就是我們不是只有知道OK有這件事情發生,而是知道有事情發生之後我們該怎麼做,而且並不是來自民間的這些NGO等等,而是來自於官方的、國家的訊息,這樣才有公信力,且依照用戶的位置,還可以提出個人的警報,傳達官方正式的訊息,以避免戰爭時期或者是衝突時期的錯假亂訊息,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。現在他們還可以直接應用到他們的電視上面,所以等於是跨世代,不是只有年輕的朋友們,甚至是70歲以上不太熟悉這些智慧型手機、智慧型平板應用的人,都可以得到這樣的資訊。我認為這可以由國防部擔任起領導協調的角色,把它全部整合起來,不用有時候找內政部的、看內政部的,有些時候是看另外部門的,我認為這是一個我們可以做的部分。另外,我們剛才提到隔離跟封鎖,我想請教一下,我有特別去傳訊息,我們辦公室有請國防部來回應一下隔離跟封鎖之間的不同,還有國軍的應對跟作為,國防部是回應我們針對封鎖的部分。我想請教一下,針對隔離的說明,是不是可以簡單來跟我們分享一下?